当前位置:谷粒网 > 生活经验 > 正文

阿伦雷乃纪录片 (阿伦雷乃什么流派)

作者:威明艳 生活经验 2023-04-26 02:00:08 阅读:19

阿伦·雷乃是个什么样的导演?

在法国“新浪潮”电影中,除了有《电影手册》派成员的“作者电影”外,还有以阿伦·雷乃为代表的“左岸派”的“作家电影”。

阿伦雷乃纪录片 (阿伦雷乃什么流派)

阿伦·雷乃是“左岸派”的领军人物,他于1922年生于法国。雷乃是以拍摄纪录片走上影坛的,他的早期纪录电影作品有《凡高》、《高更》、《格尔尼卡》等。记忆与遗忘、过去对现在的影响,是阿伦·雷乃在后来电影中反复探讨的母题,这一点从他早期的纪录片中便已显露出来。

1959年,雷乃根据玛格丽特·杜拉的剧本拍摄了长片处女作《广岛之恋》,延续了记忆与遗忘的主题,保持了雷乃关注现实和富有激情的特长,同时又在时间主题上进行深入的探索。之后,雷乃根据阿伦·罗伯—格里叶的剧本导演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依旧是找寻个人的记忆。这是一部更纯粹的“意识流”电影,由联想、想象、潜意识活动构成。在这部深奥莫测的影片中,雷乃打散了个体和时空的确定性,走进怀疑主义的迷宫。

雷乃营造梦境的手段是迷宫般的布景和摄影机永无休止的运动,通过光影变化、黑白对比、奇异的环境、静默与运动的交错,表达着编导对荒谬的世界的不可知的感受。雷乃的其它重要影片还有《慕里埃尔》、《战争结束了》、《远离越南》、《我爱你,我爱你》等。

梵高的画到底好在哪?

“梵高画到底好在哪”?

这是一个有趣的质疑大师梵高先生成就的声音,我十分佩服您的学术态度。

我的回答是:梵高先生好就好在他有着十分悲催的故事背景,而这个充满文学气息生活境遇,让许多人为之动容;加上他契而不舍的执着精神,近似于偏执的人格,以及自以为是的艺术实践,使他的艺术远远脱离了当时时代的主流审美形态。

梵高先生的人生是个“失败者”,是个倒霉蛋,他从事多种工作都是半途而废结局。年少时曾在画店里打工,甚至还临摹过名人的画作;他有很强的语言天赋,通晓三国语言,为此他做过老师,可是教师也没有成为他的终身职业;在他父亲推荐下他成为了一个矿区的牧师,可是他依然没有遵守神职人员应有本份,又下岗失业了;于是自学成才当画家就成为了终其一生的职业追求了。

由于固执的性格,他缺乏自我情绪管理能力,无序的生活状态加重了他焦躁不安情绪,以及精神疾患;这些问题造就他的艺术独特性,其作品的面貌是梵高身体状况的晴雨表或显示器。他没有受过绘画专业的训练,其作品的原始粗放性的特征一览无余。用色大胆强烈,用笔排列有序短小精悍。他既喜欢强烈阳光的黄色,又喜欢沉着的蓝色,这也迎合着梵高先生“躁郁症患者”特质。

因为他的作品有着极强的情绪化倾向,这种表现主义绘画的审美风格,在当时是不会受欢迎的。谁愿意花钱买一幅让您心堵的作品挂在家里呢?所以他不属于他那个时代,他的作品是自身生活状态的自然流露,也不是什么超越时代的佳作,是时代发展、社会的宽容、审美趣味的多元化、让他的作品走进了我们视线中。由于他创作的作品被资本市场不断刷新纪录,一时成为现象级的“大师”(如果梵高得知自己被别人封为大师,他一定会对你发火),于是人们会谈论画家“生前很悲催,死后美名扬”这个充满悖论的话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lizw.com/guli/29434.html

网友评论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