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谷粒网 > 生活经验 > 正文

三省六部制指的是什么 (三省六部制其中三省是指)

作者:江觅儿 生活经验 2023-04-23 20:41:39 阅读:24

三省六部制具体是怎样的?

三省六部制的历史波澜与演变前提

三省六部制指的是什么 (三省六部制其中三省是指)

三省六部制的形成标志着相权由汉代的领袖制到隋唐的委员制的演变形成。相权一分为三归于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长官为尚书令(唐朝因李世民任过尚书令,后人不敢在人,遂改成左右仆射),中书省的正长官为中书令,副长官为中书侍郎,下面属官有中书舍人,一般员额在七到八人之多。门下省的长官为侍中,副长官为侍郎,下属官员给事中。

唐代中央政府三省职权分配:

中书省掌发令,政府的一切最高命令皆由中书省发出,拥有拟撰诏敕之权。其中诏敕大多由下属官员中书舍人拟撰。中书省的全部中书舍人拟同一诏敕,被称为“五花判事”。然后,由中书令或中书侍郎从所有稿件中选定最优的一稿,略加补充润色,即成为正式的诏书。诏书形成后,呈送皇帝,皇帝只在上面写一敕字,此即成为皇帝的命令。然后,下发到门下省审核。

门下省掌审核,接到诏书后,门下省的长官侍中和侍郎进行复核,其中门下省的官员给事中参与审核意见。如果门下省不同意此诏书,将批注送还,被称为“涂归”,也称之为封还,驳还,封驳等。每一道命令必须得到门下省的审核通过,才能行之有效。如果门下省审核通过,完成复审手续,即送往尚书省执行。尚书省只有执行权没有过问权。

尚书省是政府中最大的行政机构,下辖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唐朝初的顺序是吏、礼、兵、民(因避李世民的讳改为户)刑、工。而现在的顺序是宋神宗时王安石变法形成的,此顺序一直沿袭到清末。尚书省的总办公为“都堂”。六部共二十四司,每部第一司为本司,即户部第一司为户部司。吏部主管人事及任用,户部掌管民政户口等事,礼部主管宗教教育事宜,兵部掌军事,刑部掌司法,工部主管建设,各有职掌。从汉朝的三公九卿到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不论从体制,还是从观念上都大大进步了。

宋朝

宋朝也有三省,中书省在皇宫中,门下省和尚书省都移到皇宫外面。只有中书省一家独大,并与枢密院(晚唐五代创造的新机构掌管军事)共称两府。《宋史·职官志》云:

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

宋朝形成了中书为丞相,而门下省和尚书省不再涉及最高命令。最终,剩下中书省和枢密院对立,也就是行政权和军事权的对立。而财政权掌握在三司手中(户部司、盐铁司、度支司)。

《宋史·职官志一》记载:

“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类以他官主判,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事之所寄,十亡二三。”又说:“仆射、尚书、丞、郎、员外、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八九。”

元朝

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掌行政,总领百官,上传下达。尚书省时置时废、门下省不复置,故中书省较前代尤为重要。设立枢密院掌兵权、设立御史台掌监察。中书省和枢密院的长官在后来都由皇太子兼领。另外还设宣政院掌管佛教及吐蕃事务,设通政院掌管驿站,将作院掌管式匠等。

明朝

从宋到元,中书省一直行使宰相职权。直到洪武十三年(1680年)废除中书省,只留下了中书舍人,仅为七品小官。中书门下都废了,只剩下尚书省,但不再设左右仆射。于是尚书省没有了长官,改由六部分头负责,被称之为六部尚书。明朝,六部中的本司为部长,六部有六个尚书,六部首长,各不相属。

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殿阁大学士,并入值宫内的文渊阁,从而随侍皇帝,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这也就是“内阁”的雏形。后来,内阁地位不断提高,内阁大学士也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内阁首辅更是成为了权压重臣的“宰相”。

清朝

明朝废除了宰相,清代把这一制度沿袭下来,还是用内阁大学士处理国政。雍正时,又在内阁之外另设立一军机处。文华殿和武英殿原本是大学士办公的地方,雍正又在三大殿背后设立了军机处,这就是南书房。最初,是为了军事机密不经内阁,而军机处直接发出,后来逐渐变成政府实际重要政令,都在军机处,不在内阁。但军机处的军机大臣一般都是从内阁中的大学士中挑选的。

清代的六部满汉分开,一部中设一个满洲尚书,一个汉人尚书,两名满洲左右侍郎,两名汉人左右侍郎,并且满洲的尚书和侍郎权力要大过汉人。同时,尚书和侍郎都有单独上书言事的权力,导致尚书和侍郎之间形成了监督关系。最终的权力归于高高在上的皇帝。

清末1861年,清政府因西方列强入侵,不得不设立总理衙门管理洋务,通商和外交。总理衙门因作用巨大,地位高于六部,成为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外务更加之重,虽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总结:

三省六部制分化了宰相的权力,使其不能让政府权力过于集中。

三省六部之间机构权力分工明确,职责明化,有机利于政务的处理。

三省六部制早期尚能平衡皇权与相权,但后来逐渐被皇权所利用成为制约相权的工具。

明清六部彻底向皇帝一人负责,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唐朝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六部分别是什么,给后世带来什么影响?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是延续隋朝的官制,三省是指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六部是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中书省负责决策,制定策略和方向;门下省负责审议,对中书省的决议有审查权,通过可以下发执行,否则可以驳回重新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开展具体的工作。

六部的具体职能主要是什么?

一、吏部

吏部主要是负责管理全国官吏的任免升迁以及调动等事务。

其中还有下属部门,也是分工明确又相互方便相互合作。例如,文选清吏司负责文职官员的品级与其选补升调之事,以及月选之政令。验封司负责文职官员之封爵、议、褒赠、土官(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本地官)世职及任用吏员等事。稽勋司负责文职官员的勋级、名籍、守制、终养等事。以及考功司负责文职官员的处分及议叙,即官员的绩效考核。

二、户部

户部主要负责掌管全国土地、赋税、户籍、军需、俸禄、粮饷、财政收支,是整个国家的财经掌控部门,国家的财政大总管。

三、礼部

礼部主要负责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具体部门有仪制清吏司,祠祭清吏司,主客清吏司,精膳清吏司。针对不同人和不同场合,也有功能区分。仪制清吏司掌朝廷诸礼仪式、清宗室封赠、贡举、学校等事。祠祭清吏司负责祭祀、丧葬,仪式性的阴阳占卜等。主客清吏司则是负责宾礼及接待外宾的事务。

四、兵部

兵部主要负责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其中设有司戎、司城、司舆、司库部门。这些部门的分工也十分具体,管理车马的主要由司舆负责,司戎顾名思义就是管理兵器、军械之类。

五、刑部

刑部主要负责执掌法律、刑狱,与最高法院性质的大理寺并列。

六、工部

工部主要负责营造工程。包括皇室、官衙等营造、修缮,还包括制造、收发和管理各种官用器物。

三省六部制是为了便于皇帝的中央集权所制定,并不是在唐朝突然建立的,而是在长期的皇权维护和中央集权的基础上逐渐建立和日益完善,是皇权和相权的博弈。从历史上看,相权的权利被不断分割、削弱,管理职能更加明确和具体,这种机制的优势就是能够加强皇帝的直接控制,巩固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地位。

三省六部制在唐朝以后继续不断演变,到宋朝,仍然秉承前朝唐制,但三省六部的主要职权却已转移到其他机构,三省六部有名无实也有权无实。辽代建设的官制秉承宋制。而金、元、明只设一省六部,金仅仅有尚书省,元、明仅仅有中书省。明朝在1380年取消中书省,把中书省的权力归六部管辖。自此,六部取代了三省六部之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lizw.com/guli/35993.html

网友评论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